從昨天開始,你要被「知乎專欄」騷擾了....這意味著什么?
右上角小紅點的故事,玩知乎的都懂。
每次點擊
都是“內心悸動”
但從昨天開始,當你滿懷欣喜的點開「消息」,想看看自己又獲得了多少粉絲多少贊時,卻發現只是你關注的專欄發文章了.....
你是什么心情?
So sad...
前晚,知乎更新了專欄...想了解它到底意味著什么,先讓我們先來看看這次知乎最重要的改動有哪些:
1.文章:每個知乎用戶都可以寫文章
此前,發文章必須申請個專欄?,F在無需專欄,每個人都可以直接發布文章了!你文章會直接出現在關注者的timeline里,當有人點贊,會起到類似于微博轉發的效果,讓更多人看見。
更有意思的是,你的文章可以投稿給專欄,當然決定權在專欄主人手上。
2.專欄:專欄文章將直接出現在關注者的「消息」中
知乎專欄這次升級新增了許多功能,比如接受投稿、文章置頂等,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專欄文章會直推到關注者的「消息」中”。而且經測試,新文章仍然會出現在timeline里。
這就意味著——每個專欄關注者,都會看見兩次文章更新,幾乎逃不脫文章推送了。(不過,專欄仍需要申請,只是變得更公開了。但仍然需要你填寫一個固定的專業領域以及作者的專業背景,還是有一定門檻....)
除了上面這倆最大的改動外,知乎專欄也有了自己的主頁叫「專欄·發現」,不停的推薦各種專欄和文章。知乎搜索也會支持專欄文章的搜索。
總之,這次升級可不小。但它到底意味著什么?
個人判定是:
這次更新,是知乎專欄向“專業版的公眾號”靠近的象征。
這個趨勢會伴隨著知乎專欄產品的不斷優化和更新,而愈發明顯。而在這個過程中,知乎最大的優勢無非是內容的高質量及影響力,和不斷擴大的用戶base。
根據迄今最新的數據:截至2015年10月初,知乎社區已擁有3300萬注冊用戶;月UV 1.42 億,月累積頁面瀏覽量達38億(包含移動端)。知乎全站已累計產生約620萬個問題,以及近2000萬個回答?!ツ曛魿輪融資時數據
雖然相較主流social media如新浪、騰訊來說,上面列出的知乎基礎數據仍然顯的弱小,但其高成長性絕對不容忽視。
更重要的是,知乎更像是social media中的influencer,它的優質內容在微博、微信上往往會得到數百倍的放大,從而實實在在的影響更多中國網民。
網民們都是知乎的內容消費者,只不過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罷了。
而站在營銷方面看:
近2年,各種利用知乎KOL點贊、軟文植入來營銷的事件無數(各家agency心知肚明),也可見品牌對這個平臺的重視。雖然重視,但實際上大家對于善用知乎還處在一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態。
為啥呢?
因為一直以來,知乎并不那么適合企業直接建立賬號,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不能“自說自話”,想做個營銷吧還得假裝提個問題然后自問自答,或者找個托兒。而且權威性不足,內容運營難度大。
而現在,更新后的知乎不同了。任何賬號都可以主動發表文章,專欄更是功能強大,表面上看也更接近微信訂閱號。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出一個設想:
未來,能不能讓知乎成為品牌新的Owned media陣地?
腦洞大開時間:
一些在專業領域有差異性,或者品牌資產比較深厚,有內容積淀的品牌,完全可以先行試水,開設擬人化的賬號。
而開展內容運營時,唯一的禁忌就是:直白打廣告。對策也很簡單:別打唄。品牌在知乎上就是要用“驚人的三觀、幽默的機靈和看上去很美的干貨”征服網友們.....其實知友們要求不多,就是希望你有趣又有料。
舉一個栗子:
杜蕾斯開設了一個知乎號,進行擬人化運營,名字就叫「小杜」。然后官方微博告訴百萬粉絲去關注小杜的知乎,附上賬號鏈接做個認證。隨后,每天在知乎上解答情趣、兩性領域問題,與知乎網友和粉絲互動。通過申請知乎專欄「情趣的秘密」,依然在專業領域進行知識層面的科普,甚至聊聊品牌故事......
恩....想想就覺得很美好。
在知乎進行內容運營,形成用價值和知識輸出來吸引粉絲,可能是最棒的branding途徑之一了?。ú殴郑?br/>
當然
難,是肯定難的!
但如果第一個吃螃蟹的不難,那還有誰難?
但從大趨勢看,如果品牌也覺得知乎會是非常好的品牌價值輸出陣地,真的可以盡早嘗試。盡早嘗試的方法像企業的CMO甚至CEO來站臺寫文,如筆耕不綴的魅族李楠,開設賬號的老羅、雷軍等,都是品牌賬號的前身和試水。
出名要乘早。
呀,這樣一看
...
品牌入駐知乎
似乎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呢!
...
啥,你問東風是什么?
...
就差給賬號加個V了唄....
說一千道一萬
其實還是期待更開放、更賺錢的知乎
希望它讓自己活得更好吧
...
這次的吹水就先到這里.....白白
本文作者:李怡
專注Social Marketing & Strategy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