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修煉 2 萬年寫成的《比稿風云》
作者:小販(微信號:frankfan54)
數英用戶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作者天與空小販,一個低調怪咖,喜歡逢人就撩衣秀腹肌的keep狂人,天與空創意合伙人兼御用水桶工,12/25上墻案例主創人,人稱紹興師爺,心理年齡8歲,在四海八荒修煉過2萬年文案大法后下山。
一、比稿還是被搞
師爺亂講,認真就輸。
比稿是人力成本,該比不該比,需要超越一個創意人的生意人判斷。
某品牌,比稿時表現出十一分興趣,老板看見我們花枝亂顫,哎呀,小販~買單,卻各種原因無法執行,市場變化太快,一周一變,等到幾個月后原先的策略都是錯誤,品牌大逆轉,甚至被砍掉消失了,曇花一現的機會都不給,我見猶憐。
又某品牌,你做做做,不惜成本幫助它品牌建設,突然經濟形勢放緩,政策刮風,于是爛尾,唏噓哀哉。創意再好,只是陪嫁丫鬟,或陪葬紙馬。方生方死,這是現今創意型企業和新生品牌的宿命,可別搭上我呀,我已經廣告狗命一條,舍我一眼慈悲不好嗎?
又又某品牌,原來的代理商實在渣出血來,因為我的關系找到,比稿過去大開眼界,然要換本來根深蒂固的代理商談何容易,自己碗里的大膘肥肉能分給你吃?不過是借著國際大品牌仗勢玩弄你一番,這是逗喵呢!International joke!
又又又某品牌,市場經理換人了,新官上任想大干新政,品牌換新,戰役吹得無比偉大,騙我們創意人單純,入其瓠中,熱血沸騰,擦,比稿了之后石沉大海,市場經理手機都失聯了,尼瑪,不會搭乘MH370了吧?幾個月后,轉道消息,這個角色已掛掉,在新公司的政治斗爭大片中沒有活到第二集。
我通宵熬出來的提案呢,正在某個電腦的“回收站”里躺著。我的額頭,悄悄地爬上了熬夜后的細紋。這是提案唯一的留存方式。那些年,經歷過大小數十次比稿,從小鮮肉,熬成了黑面神,一次敷10張面膜也白不回來了。
二、不會讀brief的先死
大部分市場部都可以整理出一個brief來,也有完全開放的,即沒有brief。
開放倒好,寬衣解帶肉蒲團,我可以從頭去梳理和定義問題,找出解決路徑,只要指向最終的廣告目標,創意可以像街頭雜耍人般玩出花活,白雨跳珠。
做品牌的偏重于概念化表達,做產品的偏重于戲劇性地解構賣點。其實無論哪種brief都可以找到創意空間,以前我的師傅,某位白胡子三尺的老爺爺,曾曰過,你資淺的時候,看創意空間是一條眼屎縫,等你功力漸長,忽然覺得那個創意空間竟是一條大峽谷,足以騎馬遛彎。
真正的高手不挑客戶。
創意和打桌球的道理類似,找到那個洞,算好各種碰撞路線圖,碰,頭腦風暴一下,一桿進洞清臺。所以創意人是找洞的高手,找消費者的心竅,補品牌的漏洞。流弊的所在,正是在極狹小的空間里,放入大創意,譬如把大象關進冰箱。預算投入和傳播通路會影響最終的聲量,好創意如虎添翼,但和創意本身的優劣無關。
每一次比稿都是在和自己較量,弱點放大,曝光,而且短時間無法彌補。嘿嘿,小販,看你不行了吧,這種少女心的品牌會讓直男癌撓破頭也把握不住要領。一筆下去,句句是錯,情緒溫度都不在點上。我說過,創意人要把自己各種掰彎,掰了再掰,最后掰成一根柔軟的面條,可以隨意塑形。我寫過少女心,當然有隔,但我也可以,雌雄同體必須是一個文案的基本生理現象。
比一次稿就是挫敗一次,暴露一次,但同時讓我更看透自己一次,不再焦慮。我并不需要通過提案急著證明什么,成敗有常,我卻永遠都是在獲得,獲得自我看透和肯定,我問心無愧。我抱著認識自己的態度,做每一次的比稿,給一個機會讓自己玩,發揮,丟一大堆idea群魔亂舞。
回來講brief,最怕的是brief下錯,或誤導。市場部并沒思考清楚,等他多思考幾周,忽然覺得應該偏向另外一個方向,那么死摳brief做出的創意就偏了。這里涉及大問題,多大程度上遵照brief?遵而不照。
給兩個option,一個靠譜,一個飛一會兒。飛,就是永遠制造意外。從brief上挖掘品牌問題的本源,重新定義,生出思考,話雖如此,真正做的時候談何容易。人都活在不高于當下1公分的視野內。倘若有誰能從未來回來,他的見識就高明了。查無此人。我們都在和自己的局限性做斗爭,爭出一點點的突破,為品牌灌入一絲絲的曙光。
針對brief的誤導,個別字句,個別話語,可能是個陷阱。某個客戶說我們要90后轉型,他的意思可能只是80后學說幾句俏皮話,真的特90后他又慫了。另一種是brief上某句話,你覺得平平無奇,可能是客戶內心的流露,最后評判提案的標準,就在于這個不起眼的詞上。
解讀brief就像解讀女人,琢磨,琢磨,必須看出陷阱和隱藏的關鍵詞。我不是星座算命師,又不得不給品牌算命。
三、概念第一
品牌策略到傳播策略,最后落到一句話上,即概念。
slogan是品牌的,概念是每一次傳播的,slogan本有概念,凡有言說,必有概念。
最好是消費者心里的那句話,脫口無礙,少量修飾,這意味著它深得洞察,靠觀念的力量打動人,而非語言。語言的機巧可以煉出好的語感,但不一定是好的概念。
廣告的本質是#創造概念#,即觀念的發明,你必須平時訓練“給萬物造觀念”的癖好,方法是:以各種維度劃分事物,區隔出概念。譬如把你公司的人分成十八個派別,每個人按上不同的昵稱,是最原初的概念分立。常人和創意人的區別是,你用1萬小時定律強化了你天賦里比常人略閃光的那個點。砰!于是觀念再進階,譬如“可以吃的衣服”“空氣床”“快樂膠囊”……產品發明和廣告創意,從本質上講并無差別,都面對受眾,都輸出觀念。你不是一個單純廣告人,是世界的重新發明者。
觀念有多種,產品觀念,行為觀念,情感觀念,生活方式觀念,乃至文化觀念。創造產品觀念的是誰?喬布斯,可以上網的手機。創造文化觀念的是誰?春秋時代的諸子百家,他們創造了中華文化。大多數人不具備此神力,無非是對現存觀念的闡釋,做一個好的闡釋者,是你我的宿命。僅此而已。
佛說分別心,廣告人必須戴上有色眼鏡窮盡分別,這就是我告訴你寫文案必須寫100句的原因。背后的道理是,資本主義發端的核心,來自于分化,職業分化,生產資料不等產生交易的必要,附著其上的精神是個體主義。廣告是為每一個品牌個體找到存在的價值,并揭示其交易價值。經濟學家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論,廣告即是。那么,從成本理論的角度看廣告,你會恍然大悟,所謂概念,就是成本最低效用最大的那一句話。
我們的精神世界,是被一個個概念堆疊而成,并是斷裂的,而非如現實世界那般充實平滑,精神世界的概念可以被替代,可以相互矛盾,物質和反物質在同一時空點內共存。盲目的人類啊,輕信這一個個概念,騙自己活得更好,廣告人是某種提供自我欺騙的毒品販。
內容消費,也是毒品消費。廣告和內容,存在區別,廣告是一種抽干了血肉、濃縮雞精般的內容。內容可以kill time,沉浸體驗,廣告卻是反時間的,30秒自滅。
回來談如何寫概念。首先,你寫下洞察,用我的萬能洞察公式“xxx,其實xxx”,再推導你的概念“我想xxx”,我想后面接下去就是一種觀念。一開始想概念,頭腦會一片霧霾,漸漸,出現蕩然的碧云,你仿佛可以看穿一堵墻。直覺告訴你,有戲。除了萬能公式,直覺的力量非常重要,培養直覺,像老鼠一樣嗅覺敏銳,觀察一切草動。
你有兩個方向可以出發想概念,一個是消費者洞察,一個是品牌DNA,找到品牌哪怕是一個詞匯本身的戲劇性,意義,用辯證法去思考,揭穿它背后的秘密。當消費者洞察和品牌DNA連接合縫,概念就圓滿了。創造連接,也是廣告的基本行為。巫師的作用是人和神之間的溝通,我們就是消費者連接精神世界的巫師,通過一句話的概念。
再談語言技巧,與某種文化現象關聯,化用某個約定俗成的短語句式,辯證融合兩種沖突,盡量削刻短小,使用祈使句(即用動詞,因為廣告就是喚起或改變消費者行為),玩諧音玩得自然……大抵如此。
很多時候概念很強,idea很渣,也是無用,客戶被某個idea帶走,系統性的植根于品牌內涵的概念顯得過于沉重,不符合social時代輕傳播,客戶只想做一波抓人好玩的東西,idea勝出。重武器和短兵,都必須有。
四、想100個idea,自殺到一個
上回談概念,除了#創造概念#,還有一個叫#概念翻轉# 。
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心悟和說法。
創意人特別是文案,核心能力就是概念翻轉,死的說成活的,很丑說成很溫柔。蘇秦連橫,張儀合縱,縱橫家并非是陰謀家,而是對多元價值觀的尊重,一物兩柄,各執其守,如果純粹以道德的教律來繩約,是對真相的傷害。每個品牌無論它事實上可能不夠優秀,都有存在的資格,和努力的權力,廣告人在維護這種權力。有些力量超越性主宰,那是廣告人無能為力處。時代的潮汐,帶動品牌生命周期的遞變,浮游生物們晝潛夜出,度過自己被制約、反制約的一生。概念翻轉是偉大的廣告動作。
開始談idea。概念的脈絡清楚,idea就只是脈絡間的填充物。我自己總結了兩個教條,一個是遵守品類/品牌/產品的相關性,不相關,創意就飛了,新手上路善于亂想,不在地上點上。飛了,再扣回來,放風箏一樣飄而不斷。#放飛#是一種,其實,另一種想idea的方法是#翻譯# ,不必飛遠,貼肉翻譯,用消費者的話翻譯不可溝通的賣點,比喻,擬人,故事,段子……你就是個翻譯師,翻譯必有原文,所以你永遠不必擔心相關性,翻譯得信達雅是你的手上功夫。一個牛逼的翻譯師達到的效果,是女生的化妝術。我說的是創意方法,不是真的搞翻譯。
有一個重要動作在想概念前發生,即#回到原點#,當你接到brief,一切回到原點回到問題,你的思維必須從那里出發,不要從brief出發。為什么?回到原點意味著你思考根本問題,而不是紙面問題,你將比客戶思考得更深入,得到的答案也更驚喜。這就是我說兩個option中的第二個的可能性:創造意外。這是一種癖好,凡事我要從根本研究,我才不在乎你們已得出什么半吊子的結論。可謂#本質化思考# 。
再說另一個教條,把創意推向極簡。為什么要這樣做?因為科斯定理,效能最大化。本質上我們都是經濟規律主宰下的社會生物。老調重彈,創意就是一句話。如果一句話說不清楚,它還不夠極簡,不夠犀利。
那么如何開腦洞呢?#創造連接# ,即平時訓練,把所有無關聯的事物有機關聯,其實萬物都是有隱秘關聯的,只是你肉眼凡胎看不見。看見隱秘,腦洞就開。你看無數完全不同的人生,新聞,藝術,越不同越連接,斷掉的神經頃刻間激活,到處發光,顱內爆炸。恭喜你,這顆腦袋熟了。
再講另外一個重要問題,#陌生化# ,永遠不要熟悉。拋棄套路,自我了斷,我所謂“我不殺你的idea,請你先自殺”。有些武士道精神吧,事實如此,創意不止是技巧磨練,也是心性的凈化。創意這條路本沒有路,都是荊棘,狗屎,踩著踩著也就踩出一條路了。戛納獎杯和你無關,客戶業績也和你沒多大關系,產品賣爆了他能分你一塊錢嗎?這是一條孤獨之路。忍受孤獨,無助,熬夜,被斃,羞辱,不理解,是短暫快樂之前的漫長前奏。
創意人偉大并不是他想出了什么狗屁idea,而是他面對了這些糟糕,竟然還樂于其中。這是顏回的境界,簞食壺漿,回也不改其志。廣告人,仁者也。
五、提案即破案
講過很多關于提案的話。提案有兩種功能,說服和感染,我的方法論是#用天理說服,用故事感染# 。
提案臨場,發想一串提案邏輯,開頭,過度,高潮,穿插埋入一個個小的情緒點。所謂天理,就是制造邏輯陷阱,步步推進,讓客戶自己得出結論,自己說服自己。我不作任何說服,因為任何語言的說服都不如天理強大。天理如多米諾骨牌,一旦開始無法阻止。
所謂故事,是把整個提案過程當作一個劇本,順理成章,平常的字要情緒地說,因為耳朵會自動忽略沒有情緒的話。記住,你不是用一張嘴在提案,那你的口臭會噴死客戶,而要用#身體提案# ,四肢頭發毛孔,都在動情放電。
如果第一眼觀察對方是女生,今天的提案必須走情感路線了,小心思,小幽默,小驚喜,是時候祭出深藏于胸的那套#韓劇式提案# 腳本了。如果對方是男生為主,用爺們的邏輯和聲腔來走一遭,邏輯重殺。提案分男女,非常重要。
玩過各種現場行為藝術,那是輔助手段的一種,制造情緒,亮點,為提案加分,而不是一屋子人瞌睡著聽完。說到提案氣氛,見過最悲慘最缺氧的現場是某日資品牌,人人套裝,不茍言笑,他們似乎來看你表演切腹謝罪。一個笑料抖出去,寂靜無聲,瞬間整段垮掉,整段垮掉啊朋友們,意志崩塌。很多#缺氧現場# ,不堪回首。
更見過殺氣很重,把乙方不太放在眼里的鄉土或國企老板,多說三句就不耐煩,呵斥,你不用講,我看ppt就懂了!幾十頁ppt不到一分鐘翻完,然后說,哎呀不行,沒有亮點。搏殺在鄉土老板之間的廣告人,應該是真正的人精了,恕我無能。還欠修煉。
轉彎鋪墊和單刀直入,恐怕得交替使用,該渲染就渲染,直給就直給,這是提案節奏了。我最理想的提案是,100頁ppt,每頁一句話,你看見這一句話就炸,我不發一言,平靜地放完所有ppt,提案結束。
我以為,無論你怎么樣做,都要呈現一點,就是認真。基本上我的提案流程是這樣的:我會回到原點,一步步梳理問題,表達我對品牌的思考,把思考過程中的糾結、困惑都說出來,并通過一個啟示得出我的答案,證明它是最佳答案。可以說,我帶客戶進行了一場尋找嫌疑犯的審問倒帶,#提案即破案# 。正推,反推,你都會得出我的答案,即天理邏輯。我很認真。老羅說,你們看他2小時在臺上張口拋段子,其實臺下他花了200個小時準備。我不準備,臨場梳理,但接brief到提案,這兩周時間就是長長的準備期。提案一小時,相當于煙花升到漆黑夜里之顛的一瞬,砰!如此燦美!
最驚險刺激的提案是,前一分鐘還沒有Tvc腳本,臨場起意,看圖亂編。最漫長無聊的提案是,一提六個小時,大中華區所有分公司參加,雞言鴨語,饑腸咕嚕,最終的結論回到最初的問題。
做一個提案生物,做稿,賣稿,都是你的必須工作。想想你可以用天理邏輯圈套碾壓對手,會油然生起智商的優越感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