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個內卷行業,不燒腦破局對策
首發:梁將軍
原標題:這 18 個內卷行業,怎么靠敘事破局? (下)
前段時間,我們公司發布了「生意敘事」內部實操手冊,
提倡用嶄新的敘事思維,解決當下的生意問題。
今天,我把給客戶的部分敘事建議,整理成文稿發出來,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
會覆蓋老人鞋、母嬰店、搬家公司、老人助聽器、輕食代餐、訂花、寵物食品、旅行產品等行業。
01
老人鞋打敗足力健的核心,是做出讓老年人不服老的鞋
老人鞋怎么敘事,才能從足力健手里搶生意?
給你一個思路,讓你有機會跟足力健分庭抗禮。
我認為,老人鞋最大的痛點不是防滑防摔,是讓老年人有底氣不服老!穿上你的老人鞋,能登泰山不被兒子落下,能一邊跳街舞一邊帶孫子,能領著一群老姐妹和隔壁小區的王大媽斗三小時的廣場舞。
老人最不喜歡用的就是老人產品,因為那就是在提示他們,生命進入倒計時了。所以,老人鞋最大的敘事,不是做更適合老年人穿的鞋,而是做出讓老年人不服老的鞋。
買家秀不要曬,老人穿上鞋,走路不打滑的樣子。要去曬老人穿著你的鞋,騎行川藏線的視頻,曬老人穿上你的鞋,玩滑板的照片。線上發起#你大媽永遠是戰神#挑戰賽,讓跳鬼步舞、一天走兩萬步的大姨成為新頂流。線下推廣時,在小區廣場設一個「不認老打卡點」,跳完 1 支舞能打八折,還能領一袋雞蛋。
讓你家鞋變成老人的“活力證書”。相親時穿上這鞋,比拿出醫院體檢報告都好使。
老人鞋舒適防滑是基操,防老才是核心競爭力,要把老人鞋從「防摔工具」變成「防衰工具」。
不用子女送,老人自己都會搶著買。
02
母嬰店別只給贈品,要幫新生父母“拿主意”
現在母嬰店做生意,真是奇葩啊,就一招,叫送!買 2 罐奶粉,送你一條背帶褲,兩個奶瓶,四袋紙尿褲,五條口水巾。老板還要加你微信,打算把自己娃小時候的衣服打包郵到你家里。你左扛右掛幾大袋贈品出了店門,根本沒有體力再逛其他母嬰店。
母嬰店老板當然不傻啦,因為一旦用贈品砸暈一個寶媽,她家孩子 0-3 歲所有的吃穿用度,都會在這消費。母嬰店策略叫“舍不得贈品,套不到著寶媽寶爸”。但是時間長了,消費者就看懂套路了,街邊一排母嬰店挨家挨戶問贈品,誰家贈品贈得最沒底線,就在哪家消費。
母嬰店老板們漸漸就發現,生意不能再這么做下去了,再這么干下去大家都變公益組織了。今天就聊下母嬰店的生意該怎么敘事,才能不這么卷下去。
母嬰店要都要明白一點:母嬰生意是天下最不用卷的生意之一,因為沒有哪個家長會因為便宜給娃買東西。
再窮的父母,也不會窮孩子。你能用贈品砸暈寶爸寶媽,不是因為他們貪婪,而是覺得你是實在人,賣的產品可能也實在。
母嬰店真正的敘事,應該是幫新生父母“拿主意”。
你看,現在的新手爸媽有多焦慮,孩子性格內向一點,小紅書抖音一刷攻略,十條有五條是自閉癥,寶爸寶媽越刷越焦慮,越焦慮越刷,越刷算法越給你推一樣的內容,一周之后孩子還沒病,自己精分了。
寶爸寶媽們最大的困擾,是網上看了一堆達人建議,他們很想找個活人,能面對面確認一下到底什么是真的。
所以,母嬰店平常不要搞什么促銷,要搞就搞“十大育嬰謠言的專場答疑”,搞“十大母嬰品牌紅黑榜的專場避雷”。就算大促,也要搞個“店鋪 5 年復購 TOP20 品牌良心專賣”。
母嬰店老板要想清楚一個問題:母嬰電商這么發達,為啥還需要一家線下店?因為只有在實體店里,才有面對面的信任。
所以,母嬰店的敘事,不是賣更便宜更大牌的母嬰產品,
而是當新手父母的“網易嚴選”,幫他們在謠言亂飛、焦慮成山的網絡世界里“拿定主意”,選出靠譜的產品。
03
搬家公司反內卷的秘訣:不宣傳優點,宣傳底線
搬家公司又臟又累投訴又多,到底該怎么敘事,才能反內卷?給你支兩招:
第一,不要再宣傳優點,要宣傳底線。你去緬北旅游,先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腰子,才會考慮觀光路線。你去景區周邊吃飯,先看哪家不會宰客,才會看菜品地不地道。
臨時加價、暴力搬運、丟失物品,搬家公司有一堆槽點。任何賣服務的公司,尤其是已經槽點滿滿的行業,你要過的第一關叫“信任關”。落地頁上, 不要宣傳搬得快,要宣傳搬得輕,文案寫“像搬嬰兒一樣搬你家沙發”。
不要宣傳性價比高,要宣傳“臨時加價,隨時投訴”。消費者怕的不是價格貴,怕的是價格不透明。要讓你的服務和價格透明得像玻璃,透明到消費者能看見你的良心在跳。
第二,不要以為搬家就是幫用戶搬家具,搬家是幫用戶遷徙他的人生。
那個房子里不僅有他們要拋棄的舊沙發,還有他們一家坐在沙發上看《快樂大本營》的回憶,過去的房子可能送走了他的貓咪、迎來了他的孩子、度過了他四十歲之前的人生。
所以,搬家時你不僅要幫用戶打包他的家具,還要幫他們打包過去的人生回憶。搬家之前,用拍立得幫用戶拍一張在老房子里的全家福,寫上文案:“過去值得回憶,未來更值得期待”。
搬家之前,耐心問清楚用戶的生活習慣,把家具盡量擺在新房子里的老地方。
讓用戶在新房子里,盡快找到家的感覺。
什么才是競爭力?競爭力不是搬得快、不是價格低,而是你更懂用戶。
04
老人助聽器賣不出去,因為你沒把“殘疾標簽”變成“社交貨幣”
你知道嗎,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1/3會出現聽力損失,但很多老人寧愿聽不見,也不愿意戴助聽器,為啥呢?因為很多老人怕戴了助聽器,被人當聾子!今天用生意敘事思維教大家兩招,把殘疾標簽變成社交貨幣。
第一招,叫改頭換面!
助聽器不要設計得像助聽器,蘋果耳機長啥樣,你就設計成啥樣。讓人一眼看上去,這是一個用蘋果耳機聽京劇的潮流老 baby ,而不是一個聽不清別人說話的老家伙。耳機顏色不要用老年產品常用的大灰色、大醬色、大黑色,要用騷粉色、用克萊因藍、用牛油果綠,怎么青春怎么來。
為什么廣場舞音箱賣得好?不是音質好,是讓所有人看見這群老太太還活力四射。為什么人人都帶近視鏡,但沒人覺得自己是殘廢,因為眼鏡和帽子一樣,已經成時尚穿搭品了!助聽器要成為老人社交沖鋒號,要讓不帶助聽器的老人覺得,我耳朵上不帶點啥,似乎都融不進你們這圈子。
第二招,出限定款,制造稀缺感!
平常價格賣1千,限定款產品賣1萬,盒子能用花梨木就不要用胡桃木。
咱不是要打高端市場,咱是用價格來給用戶抬身價。這耳機帶出去,是用來炸場的,是讓空氣突然安靜的,在朋友面前說一句“我女兒非要給我買”,就是有面兒!
還有,不要找研發機構做背書、去找交響樂團來做產品測試,找國際小提琴大師來代言,讓用戶感覺帶上這機器,我不是在治病,我是在享受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
拍廣告片時,不要拍“老太太聽清孫子喊‘奶奶’就抹眼淚”,去拍相親時互說悄悄話的畫面,去拍在茶館斗嘴的畫面。最高明的產品廣告,是讓用戶忘記自己在用產品,只記得自己過得很好。
總結下來:老人拒戴助聽器,不是你的產品差,是你的產品不說人話。
05
輕食代餐別賣“低卡減脂”,幫用戶實現她的人生敘事
有個用戶私信,“梁將軍好,我是一家輕食代餐品牌,前幾年是香餑餑 ,這兩年變成了狗不理,玩家自相殘殺,卷到沒利潤,我該怎么敘事?”
你猜猜,分手后的女孩子為啥想減肥?她其實是想對前任說:睜開你的狗眼看看!老娘離開你之后過得那叫一個精彩!她要借助減肥來療傷,通過掉秤來重拾自我!
北上廣寫字樓里的女孩子為啥喜歡減脂?因為她們身邊的職場女強人都在刷脂,她們堅信:一個掌控不了自己腰圍的女人,也掌控不了自己的老板。一個管理不了體重的女人,也管理不了客戶的預期。
在每個轉折時刻,人們最想做的事就是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最直觀的途徑就是減肥。別信那幫搞定位的騙子,動不動就去搶占“低卡零食品類第一”的消費者心智,你要做的是幫消費者實現她的人生敘事。
輕食代餐,不是在幫用戶計算卡里路,也不是賣你能量棒里那點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因為用戶減肥根本不是為了掉秤,她們是想拿到一張人生通關證。
其次,要把吃輕食代餐變成游戲任務。設計一個減脂小程序,閨蜜一起做刷脂 PK 賽,各自上傳一張丑照,誰最先體重達標,另一方的丑照就被自動發到網上。模擬一個虛擬合同,誰能在夏天前瘦到二尺一腰圍,就幫對方清空購物車。把減肥變成好玩的游戲,而不是把減肥變得苦逼。
總結一下,減肥產品的敘事叫:讓用戶減肥不是目的,幫用戶贏得人生才是目的。
06
訂花生意,一賣念想二賣念力
怎么用生意敘事,幫一家鮮花電商公司,做成下一個野獸派?記住兩條:一賣念力,二賣念想。
首先,賣花是一門玄學,跟靈隱寺燒香、雍和宮排手串是一個道理,賣的是念力。
單身女人如果喜歡給自己訂花,讓自己每天心情美美的,很可能是借著桌上的花暗示自己,自己愛自己,也可以活的很精彩。戀愛期的女人還給自己訂花,剪剪枝、澆澆水,很可能是想向世界宣告,我要努力經營自己的幸福,讓我倆的愛情每天像花一樣芬芳。
所以,你的花新不新鮮、有多少品種、送貨速度快不快,這些都不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花束的造型、花語的文案、送花的儀式,這些加起來對用戶心情的撩撥。
百合花香濃烈又刺鼻,不要寫什么“濃香四溢、百年好合”的俗套文案,更不要寫“不喜歡濃香花的勿拍”,要寫“生命就是肆無忌憚地釋放魅力,喜歡的就愛我,不喜歡的就恨我!”
不要把花當植物賣,要把花當靈器賣,要假設你的花就是一串開了光的手串,用戶到底會依托這束花傳達什么念力?
其次,鮮花這種生意,你最大的優勢就是最大的劣勢。
你最大的優勢,就是你可以賣情緒價值,不管今天庫存里是什么花,只要你能抓住用戶的心情密碼,爛掉的花照樣能賣掉。
比如,把所有打蔫的花困成一束,起名叫“送別過去的自己”,寓意就是:讓低能量的自己,隨這束花一起枯萎。
但花最大的劣勢就是你不是剛需產品,渴了喝可樂、餓了吃肯德基,除了那幾個節日外,人啥時候會想起來買花?
所以,想要做大生意,就得讓用戶對你念念不忘,賣花的關鍵是賣念想。
比如,讓用戶訂一周的鮮花盲盒,你賣的不是鮮花組合,你賣的是“生活的意外感”。城市里的人每天兩點一線,只能在短劇里邂逅另一半,你的花就是把他們波瀾不驚的生活攪渾,讓他們找到活著的感覺。每次打開鮮花盲盒,鮮花品種搭配追求的不是合理,而是出乎意料。
所以,短劇怎么吊人胃口,你就怎么去賣花,讓用戶的心情在花海中跌宕起伏,讓用戶心情在花香中“迷途不知返”。記住,不是你要留住客戶,而是讓客戶離不開你。
07
寵物食品別賣健康,幫人類還情感債
被同行卷到沒利潤的寵物食品品牌,該如何敘事?
要記住,寵物食品品牌的終局不是賣健康,而是幫人類還情感債:
你賣營養膏,不要只聊各種營養素的好處,可以在包裝上模仿寵物的語氣寫:“媽媽,我跑不動不是懶,是貧血呀”。你賣濕糧罐頭,不要寫你的罐頭含了多少種肉、添加了多少種蔬菜,在電商落地頁上加一句毛孩子的控訴:“爹媽摳門不給加罐頭,便便都硬了”。
你賣助消化的益生菌糧,不要只喊益生菌的含量比對手高,直播間講一個“半夜拉肚子不敢叫醒你,只能蜷在貓砂盆里,等媽媽起床”的故事。
中國乃至現在全世界所有的寵物品牌,不管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
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把自己搞成了醫療用品,天天跟用戶講蛋白含量、益生菌添加量,背后的科研證據是啥。
大錯特錯!
寵物品牌應該把自己當母嬰品牌來賣,怎么賣奶粉就怎么賣貓糧狗糧。怎么賣啟蒙英語課,就怎么賣寵物魚油潔牙棒。K12賣課,賣的不是知識,而是望子成龍的焦慮。奶粉品牌賣奶粉,賣的也不是營養成分,賣的是寶寶能健康成長的愿望。
一個寵物食品品牌賣主糧零食保健品,
你賣的也不是健康,你賣的是鏟屎官們“不買就是辜負毛孩子”的心理。
08
旅行產品賣的不是觀光路線,而是人們在路線里獲得的感受
五一旅游回來,我發現現在搶旅行社生意的不是另一家旅行社,而是小紅書。
我是個非常懶的人,我非常希望我能付錢給一家旅行社,幫我安排好路線。但我發現,旅行社不給我這個機會啊!收錢的定制游攻略還不如小紅書上的免費帖子定制。
作為營銷人,給所有做旅游的人一條中肯的建議:你賣的不是觀光路線,你賣的是人們在路線里獲得的感受!
大家不要以為,路線都一樣,你只能拼服務,你拼的是營造差異感受的能力。
把行程安排的松一點,就是“躺平之旅”。slogan 叫“躺平,才是旅行的目的”。
如果行程里加了很多自然風光,就是“療愈之旅”,slogan 叫“忘記所有打卡點,讓心情在樹木和泥土中流浪”。
如果你這路線都是人擠人的網紅打卡點,那就設計一套“錯峰服務攻略”,增加叫醒服務,逼游客大早上去錯峰去拍照。派人當黃牛專職為游客排隊,在每個打卡點都先人一步。給游客每人一套折疊小板凳和 1 罐紅牛,規定每個導游都得背下來 300 條雞湯語錄,在游客疲憊時隨口背出來,給到肉體和精神上雙重支援。導游們秉持的信念就是:就算游客覺得這次旅行純屬自虐,也得讓你在自虐中找到快感!
其實一樣的路線、一樣的景點,只要你有不同敘事,就是不一樣的產品。我想對這些旅行社和旅游平臺說:別給自己找借口,說什么時代拋棄你,是因為技術迭代、是因為用戶行為變遷,它就是因為你不爭氣!
09
溫州鞋廠拿訂單,不當配角當主角
怎么用敘事思維,拯救訂單折半的溫州鞋廠?給你開兩個藥方:
第一,你要明白:你沒有訂單,不是大環境不好、不是沒客戶,是你過往一直甘心當配角。
配角永遠為主角服務,代工廠總是給品牌方打工。不要等訂單、也不要求訂單,從今天起,自己去直播間賣貨。
華為 2B 業務那么牛逼,為什么還自己做手機造汽車?不了解市場的工廠,就像沒有味覺的廚子,手藝再好也做不出可口的飯菜。
手上有十個血賺的大客戶,也不如自己有造血的能力!主角和配角最大的區別,不是戲份多寡,而是主角永遠不看天吃飯!
第二,直播間賣貨,切記你賣的不是鞋,你賣的是鞋的人設。
如果你的鞋很丑但質量好,那人設就是“不會做營銷的國產良心貨”。如果你連設計師都沒有,那就暫時抄一下你過往最知名客戶的產品設計,主打“平替”人設,一樣的品質、一樣的設計、一半的價格。
如果你工廠還積壓各種雜牌子的貨沒人要,那你和你們廠子里的所有工人,就是鞋子的人設!為了守住工廠、守住大家的飯碗,全員開直播賣鞋,喊出口號“老板不裁員,我們不放棄”,讓用戶為你們許三多精神埋單!
總結一下
內卷時代的破局之道,不是在紅海里肉搏,而是用敘事重新定義你的價值、用敘事重建你的產品、用敘事重構你的品牌表達。
我們一直相信“老路到不了新地方”,打敗獅子的不是另一個獅子,而是獵槍。
作者公眾號:梁將軍(liangjiangjun02)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