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你每天看多少次微信?有多少次是為了工作?企業微信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剝離了娛樂功能的微信。
在粉絲們的創作里,所有你在電影里看不到的,或你想要的——都有了!
從鉛筆橡皮、書簽繩時鐘,再到收納盒、置物架,MUJI 這些產品就像最基本的建筑材料。
咨詢公司缺創意,廣告公司需要商業頭腦。也許以后營銷和咨詢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
包裝作品已經出爐,會投入使用,產品在島上能買到。
漢堡王內心是這樣的:有本事放學別走!
就算你沒看過這部劇也一定聽過,最終也沒逃脫和《太子妃》 一樣的宿命——今天被下架了……于是《上癮》徹底火了!
昨天,知乎又放出了一支視頻品牌廣告,廣告用四個簡單又終極的問題「為什么努力?」「為什么愛?」「我是誰?」「世界在哪?」串起了四個故事。
很想知道那些從來沒有上過 B 站、不熟悉二次元的人會怎么想。
移動、應用商店、生活服務,搜索以后的每一次市場轉向,百度都來遲了。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
許多企業的 Logo 更新換代也是隨著重大的市場變化或者戰略調整而出現。作為最重要的視覺系統之一,從 Logo 變化你也可以看到一個公司的成長過程。
幾乎各大社交平臺上都有水軍的身影隱藏其中,這是一個人人作惡,最后失去市場標準的經典故事。
KFC 也叫 PFK,Dove 叫過 Galaxy,為什么會這樣?
1961 年,成立了 6 年的麥當勞終于有了自己的標志性顏色:紅與黃。如果以那個年份為標記,那么 55 年后的 2016 年 1 月 7 日,麥當勞的形象已經完全不是那種熾烈而堅定的形象。
這些科技產品不一定完全靠譜,但都足夠有新意。也許未來的未來,我們的生活就成了這樣。
以寶潔為代表的國際快消巨頭們的確正在中國喪失影響力,寶潔的消費者在流失,尤其是年輕中產。當傳統的傳播和銷售體系雙雙被削弱的情況下,寶潔是怎么花錢,去找到它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
做個好看的視覺設計,寫一句有趣的文案已經不能算優秀的戶外廣告了。看看今年最有趣最好玩的 12 個戶外廣告都是怎樣腦洞大開的吧!
而除了一味煽情,泰國廣告更大的特點是能夠在讓人捧腹大笑的故事中穿插淚點,“殺傷力”更大。所以一個最直觀的感受是,你看到過的那些所謂“史上最催淚”“年度催淚”廣告,十有八九都出自泰國。
我們可以把限購、每平米 20 萬、房本上寫誰的名字、宏觀政策、房貸之類的概念放在一邊,探討另外一個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到底想在什么樣的空間里生活、工作、娛樂呢?
今年,我們應該已經聽夠了“大數據”這個詞。所有人都在嚷嚷自己的平臺上有多么巨量的數據,但也有人干著把這些數字妥善、清晰、優雅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工作。
“獨身、年輕、受過良好教育,新上海人。喜歡用好東西,租在市中心一間 90 年代的老式公房里,家里沒人做飯。”——據說這樣的人最容易走進便利店。
一塊高速公路上的戶外廣告牌,如今還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如果說有 8672 萬次曝光,可能都沒人信。不過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我模仿王家衛、魯迅、瓊瑤和大咕咕咕雞的語氣寫了40條廣告語,看看騰訊、蘋果、肯德基,以及最近備受吐槽的 12306 的廣告語換了種口吻會是什么樣?
“對自己好一點兒吧”、“一分價錢一分貨”,這些廣告商們無盡的說辭、變著法兒來關心你,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對自己好點兒,你得買這個啊!
912.17 億元的銷售額,涉及到了 232 個國家的地區的商家及消費者,物流訂單數突破 4.67 億張……順便還收獲了來自紐交所的敲鐘祝福。
我們盤點了過去一年電商的格局變化,也對一個月之后的“雙 11”購物狂歡節做了點預測,建議你好好睡覺。
這是一份告訴你發布什么類型內容、什么時間發布內容的建議報告,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也許對你有用。
在過去7年中,經歷7次迭代的iPhone,究竟是越變越好,還是越變越糟了?采訪了數位設計師,詢問了關于他們心中哪一代 iPhone 是巔峰之作?最讓他們感到失望的變化是什么?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