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創意部里上司和下屬的關系,本質上屬于互相利用關系。現在努力代筆,將來才有人為你努力代筆。
【這是2013年的舊文】陳蓉效力奧美互動十三年之久,這是她在奧美工作最后一天,贈予同事、下屬們的一些她自己的感悟,來與大家分享:
廣告行業有很多怨聲和哀悼,陽光和激情。廣告人一邊在享受這個行業、一邊在抱怨這個行業。本文作者總結:35歲前和35歲后廣告人區別與無關年齡,有關品性。
電視仍然是熱錢所在,但是創造性的動力已經轉移到數字營銷領域了。小型agency的從業者正在找尋新的機會。至于是什么機會,我們提供三個實驗性的agency新模型供君參考。
“如果你問廣告這個行業的精英標準是什么,那么我沒有答案。到底什么樣的工作是你喜歡的,我覺得這才最關鍵。”—— 宋秩銘 對于某些人來講,廣告是工作,是熱愛,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我不停的尋找,油膩的師姐在哪里?”如果一個廣告只是激發了觀眾的尿點,那只能說這個廣告實在是太low了。有創意的廣告同時也是智慧的極致體現,比如下面這些...
近日,新一屆D&AD創意獎共誕生了52枚“黃鉛筆獎”和2枚“白鉛筆獎”,分別被17個國家的優秀作品摘奪。全球43個國家都參與了這場每一年度的創意比拼,其中680個作品有所收獲 —— 480個作品被授予“年鑒獎”,144個戰役成為“提名作品”。
這幾個月執行了不少影片拍攝的工作,又遇到了讓我百思不解的行業生態。到底出錢的客戶是老大?還是拿我們錢的供貨商是老大?不管誰是老大,大家都為了推廣的效果,作品的質量....可是怎么弄到最后似乎不是這樣的....
為支持全球創意行業發展,D&AD創意獎近日宣布首次開放免費會員資格。作為會員制度調整的一部分,D&AD同時已免費開放全新互動數字檔案庫,使全球創意人都能瀏覽52年來所有D&AD歷屆獲獎作品,也成為首次開放免費會員資格的最大亮點。
85%的廣告沒人看,看廣告標題的人數是看正文人數的5倍。如果在標題里能暢所欲言你就浪費了80%的廣告費,廣告空白增加1倍,注目率增加0.7倍;數字“100”元比“一百元”更打動人心25%,因為它接近實際;彩色廣告是黑白廣告的 5 倍;廣告語8-12個字最易記憶.....
近日,第52屆D&AD創意獎維持近一周的評審結束。日本以35枚獎項領跑亞洲賽區,將26項“年鑒獎 (In Book)”及9項“提名作品 (Nomination)”收獲囊中。中國收獲1項“提名作品”及5項“年鑒獎”。
行走的路上,只想著準時抵達,不被誤點,而離開時,又過于輕率,來不及一次告別。 今天,是一個告別的日子,也是重燃希望的日子……
戶外媒體是一種情感性媒體,大多數情況下,它僅僅是一個向消費者SAY HI的媒介,戶外廣告的目的多為告知、使受眾產生好感。 那么,我們該用什么方法去有效地評估戶外廣告的投放效果?
昨天微信向北發起的互動:請用一句話描述下2013年的你。得到了大家的積極回應~收到回復600余條。現摘抄部分匯總如下,廣告人的2013是什么樣子的,看完下面的內容相信你應該有一個大概的認知了吧。
人生充滿矛盾。你做得比較好的事情,你卻很討厭做。我就曾經在這個矛盾漩渦里打轉。——林振強
如今一個廣告主通常需要面對幾十乃至上百個的發布者,互聯網廣告的交易模式也因此變化,從而催生了很多在廣告主和發布商中間的角色,以及專門為供需雙方服務的平臺。今天的數字百科就針對Ad Exchange做個基本的介紹。
今天,我們從男人和女人的角度聊一聊甲方和乙方的關系。甲方就是我們所俗稱的客戶,而乙方是廣告創意代理商,他們分別應該扮演著怎樣的性別角色呢?他們在一起后會是幸福的小兩口嗎?還是會變成一對好基友?
不問廣告創意、不問比稿和生意,我們想問問你為何做廣告?你快樂嗎?
本次信息圖表提供給大家一個有趣的小測驗,這本來是發放給高中生做的測試,以幫助他們確定今后職業規劃的道路。而所有夢想成為偉大平面設計師的同學們,也不妨進來測試看看!
謹以此文,致被我們干掉的害怕,致我們終將遇上的害怕。
畫作與技法之后的北邦是個復雜,或者用他自己的話說“分裂”的人。在事業上,他是藝術家;也是受雇于自己的藝術運營商。在生活中,他是丈夫和父親,在一些廣告人眼里,他是那個終于放下工作回歸創作夢想的自己。
他是一個典型的Art Base的Digital創意人,他是一名插畫師,青年畫家,懷揣著年輕的理想——他是北邦。10年后的現在, 辭去廣告公司的工作, 投奔自己多年來一直想去完成的事。 讓我們聽聽他的心路歷程~
超級碗廣告的平均成本是多少,網絡廣告平均收入又是多少?在這則信息圖里,你可以清楚了解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廣告活動案例,包括十佳Slogan,如何做好廣告等訊息。
聲明:此文是私人日記, 本意并不想被分享或者轉載, 經互動中國申請有幸得到橡皮精(RubberPixy)的授權, 分享他寫給自己私人的30歲紀念。
本周專訪朱幼光和顧澄,曾經統一小浣熊干脆面大陸系列TVC背后的兩位主角,講述他們與中國廣告的過去與現在,受益匪淺。
該圖詳盡的展示了從19世紀廣告這門生意發端以來,一直到2009年,全世界各大廣告集團與其下屬公司,以及其他知名獨立代理商的開業時間、創始人、目前的人員構成以及總部所在地。
23年的廣告生涯帶給勞雙恩和JWT中國太多的榮譽和成功,卻也讓圈里圈外的人對他的印象更為抽象和模糊。廣告以外的勞雙恩,恐怕了解的人就更少。希望我們這次的專訪能給大家帶來一個更清晰的影像。
“local公司”。常聽某些international人鄙夷地說。這純粹是某些人的膚淺之見。廣告人, 切忌盲目崇拜。那么還有哪些對于廣告新人來說是比較中肯的忠告呢?不如聽聽這篇文章怎么說...
Hovering Art Directors 是由Jacqueline Law 建立的一個Tumblr Blog,最近在國外被設計師們分享得很熱,它主要是收集設計工作者們最驚心動魄最蕩氣回腸的工作場面——被眾神背后圍觀并指點江山的經典時刻。
其實,每一個數據的背后都有形象具體的解釋和故事。1,2,30,150,183,400,108,2.5,3,5,N,當下,我的人生就是由這些數字組成的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