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記憶就好像是一塊被蟲子蛀了許多洞的木頭,上面補了許多的膩子,還罩了很多遍油漆。日久天長,究竟哪些是木頭哪些是膩子哪些是油漆,我已經很難把它們認清了。
“空話”和“insight”(洞見)之間的區別是什么?Insight(洞見)不是數據,不是現象羅列,不是事情清單,不是大量的規劃圖表,而是“為解決問題而出現的獨到見解”。
一個淘寶=6000個超市+4000個商場+900個菜市場+2000家餐館……數據可以量化生活,通過對淘寶數據庫的分析和整理,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都在為什么買單。
最近在讀全球最偉大營銷人喬·吉拉德的著作《如何成交》,所有優秀的營銷技巧都在于小心機,恰如其分的操作讓顧客感覺買了什么都很值,這些精髓在奧美4年也學不到。
本報告研究消費者購車時的心態與行為差異,根據經濟基礎、父母之命、個性偏好等因素,解讀蓬勃興起的5大消費群落,看家庭經濟條件、個人影響力及價值觀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車選擇。
打動你頭腦的品牌你會為之而改變,打動你心靈的品牌你會為之而奉獻。本文結合多個經典案例對消費者的品牌聯想進行分析。
雙十一期間,消費者面臨著降價折扣、促銷氛圍、時間壓力、繁雜信息,同時持幣搜索、伺機秒殺、擔心錯過——這種獨特情景下的消費者行為,和平時悠閑自得的購買行為有很大不同。
不知道你會不會因為看了一則廣告就產生“買買買”的沖動?廣告人們究竟是怎樣捕捉到消費者的心理,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神經的呢?
奧格威有著自己的一套哲學,而他的哲學滲透到現代廣告業,尤其在他自己締造的帝國之中,影響之深遠廣泛,令人稱奇。讓我們一起看看他的經典語錄。
一說起年輕人營銷,很多品牌和廣告人的心頭就瞬間涌上一陣無力感。無數營銷人還在苦苦思索不得其法?搞定年輕人,年輕盟祭出三大錦囊!
每次活動引用的熱點,插入的網絡新詞在真正的年輕人眼里竟變成了搞笑的代名詞。當我們在談論年輕人校園營銷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么?
2015年,二次元人口普查委員會發起了本次的普查活動,男女六四分,男偏宅向,女偏腐向。你不了解的二次元世界都在這里。
不久前,在故宮開幕的“石渠寶笈”特展中,10年才展出一次的《清明上河圖》全本,可以說博盡了公眾和媒體的眼球。為了排隊一睹真跡,有人甚至等了12個小時。
很多消費者面對恐懼的廣告,經常會產生排斥心理,而不是選擇去購買產品消除恐懼。那么怎么做呢?如何科學地設計一個消費者的恐懼情緒?
諸如蘋果、亞馬遜或星巴克這類信徒式品牌非常罕見。對于粉絲、追隨者和信賴者而言,這些品牌就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你或許也能將消費者轉變為你的信徒,進而收獲永不停歇的增長。
賀華成用163頁的PPT,在阿里巴巴集團做了一次演講。和騰訊演講PPT相比,增加了大量新的內容,進一步梳理了中國青少年亞文化的現象和實質。
這往往是因為很多廣告和營銷活動,僅僅解決了消費者的“興趣問題”,卻沒有解決風險問題。而大部分人是風險趨避型,他們寧愿放棄自己的喜好,也要追求低風險。
Code 1是一個開放性消費者數據的整合分析平臺。它擁有整合不同維度的消費者行為數據和自發評價數據的能力,是為了讓品牌主在品牌商務時代更深刻理地理解目標消費群的需求動向,及時掌握消費者與品牌之間關系。
淘寶穿著實驗室的大數據,讓你知道18到25歲的年輕人有怎樣的流行風格,他們喜歡搜什么,穿什么。
“你看不上這文案,但人家痛點抓得很準啊”、“關鍵是人家知道對誰在講話”、“你能寫得出來嗎”...在領導的一輪教育后,我時不時就去淘寶首頁蹲點,感受下什么是“知道對誰講話”的文案!
2015年,最大的零零后正值15歲,三年后,他們將開始進入社會。
做為最親移動互聯網的一代,95后的年輕一代漸漸活躍在各個角落。下面就讓我們通過《95后生活形態調查報告》來詳細解讀95后這一群體吧!
細分人群、狀態、情緒的組合是有限的,你總能分出一些人的情緒,圍繞這些情緒做安撫或者激勵,它就是情懷,你用這個公式能創造全世界所有的情懷。
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社會,各種廣告鋪天蓋地,令人目不暇接。怎樣讓你的廣告在這場“信息大戰”中取得勝利?本文教你4招廣告心理戰術,讓消費者忘不了你的廣告!
平面設計師 Clif Dickens 以消費者的角度幫品牌們重新寫了Slogan,包括Nike、LV、蘋果、亞馬遜......這些超有趣的Slogan也說出了消費者內心對品牌最真實的聲音。
品牌拼命想要討好年輕人,與其猜測他們要什么,不如讓他們自己來講“我要什么”,7月22號的年輕盟峰會找到了“新鮮人”年輕創意眾包平臺,然后引來了一大波熊孩子……
市場調研機構華通明略聯合百度營銷研究院發布《數字時代消費者決策路徑及數字營銷觸點管理》研究報告,該報告旨在研究數字時代的消費者決策路徑變革,根據消費者決策路徑的新特點對營銷觸點(尤其是數字營銷觸點)重新進行分類。
平面設計師 Clif Dickens 以消費者的角度幫品牌們重新寫了Slogan,包括宜家、麥當勞、星巴克、谷歌......這些超有趣的Slogan也說出了消費者內心對品牌最真實的聲音。
這是一篇值得營銷深思的文章,貴的產品不一定沒人買,這也是一篇價值觀的文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我們在追求確實好品質的東西。
你可知道,2015年全球平均每人每天的媒介消費時間將會超過8小時?實力傳播最新報告《媒介消費展望》稱,一般人每天花費在媒介上的時間已占據了他們清醒時間的一半。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