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文章
發布項目
發布發現
朋友圈被“玩心達人陳老師:陳匿”的《新媒體運營葬送了多少人的前程》刷了屏,我看了,并且轉了。實話說,不喜歡有情緒的寫作,用俗話說就是“沒有營養的文章”,從本質上,我認為文章半對半錯。
拿出些壓箱底兒的好微博,致三觀。就算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好看的文字還是會在心里留下個聲響,在某個特別的時刻,發出回聲。
從“互聯網+”的角度看社交網絡,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絡正從2014年開始有了哪些變化?新常態如何?發展趨勢是什么樣的?
為其提供互動創意服務以及Social Marketing 在內的數字營銷業務。
想知道各品牌官博的運營水平如何?看他們在清明節當天的宣傳文案就知道了。文案一出,高下立判。本文整理了各品牌官微的清明節創意文案,希望明年的清明,多點思念,少點哀愁。
官方微博大多只能靠抽獎維持粉絲活躍度,微信公眾號單個粉絲獲取成本甚至高達3—5元,KOL發布成本幾乎翻了一倍,年度營銷預算不斷增長……如果你沒有遇到這些情況,那就要恭喜了。
這么多年來,硬派運動小車 MINI 表示一直被貼“娘炮”的標簽實在心有不服。借這篇文章,我們希望為 MINI 平反,帶大家重新認識多面 MINI,通過 MINI 的營銷活動感受它骨子里的顛覆與創新,以及背后團隊的抱負與野心。
人人都知道杜蕾斯官方微博運營是粉絲世界里最性感又火爆的官博之一,但不是每個企業都適合和“性”有關的的話題,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過去一年京東的微博創意,供每個身處一線的微博運營人員學習。
據2014年微博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止2014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躍用戶數(MAU)已經達到1.67億人,較上年同期增長36%;9月的日均活躍用戶數(DAU)為7660萬,較上年同期增長30%。
杜杜的文案和腦洞令人敬佩,但如果你的品牌不能像杜杜暢談大尺度話題,你又該如何吸引粉絲的關注呢?我們不妨從傳遞快樂的可口可樂微博著手,本文你要看到的,是史上最全可口可樂2014微博文案合集。
什么是互動?微博內回復和微博外關鍵字搜索回復等解釋被叫做互動云云,覺得這叫客服更合適,聊天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互動。仔細想,互動是先把用戶情緒調動起來再和他共同創造的過程。
感恩節設計如何創意有愛?本文與大家分享運用“軟陶”這種雕塑性很強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平面設計作品,從材料上增加設計的形式感。因為純手工,所以獨一無二。
2009年可口可樂推出了全新的品牌slogan“Open Happiness”,帶給廣大消費者“打開可口可樂=打開快樂”的品牌形象。品牌在全球的主流社交平臺擁有8600萬粉絲,這對于他們而言并不缺少聆聽故事的聽眾。那如何在這些平臺上創造有趣又值得分享的內容,延續快樂?
11月25日,新浪微博宣布禁止用戶利用微博推廣微信公眾賬號,26日中午12點沒有清除微信公眾號推廣的賬戶將可能面臨封號。
額,新版微博是哪個產品經理設計的?兄弟你開心就好~冒著背負“你行你上”的指責風險,我還是毅然決然的搜集了微博用戶對新版微博的一些吐槽聲音。
打造更完善的內容生產與消費生態。
通用電氣(中國)公關傳播總監李國威分享了GE這2年的數字化營銷傳播策略和實踐經驗,很難想象,一個B2B企業的公關總監,對新媒體的看法如此犀利,推薦閱讀。
8月1日,王自如的ZEALER團隊放出了錘子手機的評測視頻,網友表示把錘子都“黑哭了”。8月12日,羅永浩突然在微博上發聲,說王自如對錘子手機的評價屬于“瞎猜”,并說“如果問心無愧,就到優酷“
昨天微博正式啟動了信息流優化計劃,通過對高曝光低互動的低質信息進行限制展示,降低用戶在瀏覽微博中接觸此類相關信息的頻率,那么微博為何此時才開始做?又該如何做呢?
做新媒體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細節最容易被忽略,卻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再次列出12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希望能在您的社會化營銷活動中起到幫助。
決定公眾去哪里尋找新聞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某一種媒體或平臺,而是新聞組織本身的聲譽或品牌。
借勢世界杯,各種大牌廣告、軟文紛紛上線,但似乎沒人能說清世界杯期間,官微怎么玩?筆者從最貼近足球類的三家微博“nikefootball”、"Adidas足球"、“PUMA彪馬”入手分析,看看世界杯到底怎么玩官微!
明星微博營銷只能成為微博營銷當中很小的一部分。
新浪公司17日宣布,旗下微博業務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微博確定首次公開募股(IPO)發行價為17美元,位于發行價區間17—19美元的區間內。此次上市募集資金最高可達3.2844億美元。
根據營銷顧問公司勝三(R3)和市場調研公司Forrester研究顯示,盡管微信已成為中國主流的移動平臺之一,商家在發掘其營銷潛力上寄予了很高期望。然而目前它還存在有一些局限性,尚非有效的營銷工具。而且,微信公眾平臺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尚處于初期階段,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微信營銷效果的評估。
雖然在微博領域優勢明顯,但新浪近幾年來仍不得不與騰訊、搜狐以及其他對手展開激烈競爭。兩年前,騰訊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微信——毋庸置疑地成為史上發展最快的App。這么來看,棘手的問題就來了:我們如何評估新浪微博的商業價值呢?面對微信的強大優勢,新浪微博是否頹勢已現?
隨著微博的火熱,越來越多的車企也開始試水“微營銷”,無論是合資進口還是自主品牌,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很多用戶開始厭倦企業官微那些一成不變的內容活動形式,當品牌開始瘋狂營銷之時,受眾卻出現了審美疲勞。
關注微信,一起數字進行時
手機掃一掃,下載數英APP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